WU Banner from WebUnion Chinese Network
WebUnion Chinese Advertisement Network - Click Here to join

中文電影資料庫


片名 人名




[返回首頁]

[片名索引]

[電影論壇]

[意見建議]

趕輝矮壟謀 供



香港導演縱覽


高寅



  香港電影自六十年代粵語片繁榮開始,經歷了青春片、古裝武俠片、李小龍 真實功夫片的發展,其間出現了諸如張徹李翰祥桂冶洪等著名導演 及其《獨臂刀》《冬暖》《精武門》等優秀作品。70年代末,一批新導 演晉身影壇,在題材發揮、敘事方式、影片節奏等各方面都極見個人色彩, 從而掀起了香港電影的“新浪潮”。96年,以《火燒圓明園》《垂帘聽政》、 《火龍》等歷史正劇活躍于八十年代香港影壇的老導演李翰祥與世長辭,留 下了他未完的《火燒阿房宮》,從而使得香港影壇愈發成為“新浪潮”導演 及其后涌起的新秀的天下。

  香港作為高度發達的現代化城市,商業電影極為繁榮,而在其中警匪片每 年都居產量及票房首位,若提到這類影片的導演,則一定要說:


吳宇森──城市暴力片的代表

  誠然,吳宇森已到好萊塢發展,但他對八、九十年代香港警匪片的發展 無疑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創下的《英雄本色》票房是香港電影的紀錄, 周潤發、狄龍的英雄形象已是陽剛之氣的代表,警匪電影由他之手成為一種 新模式為別人甚至好萊塢所效仿。隨后的《縱橫四海》《喋血雙雄》,形 成了他的“暴力美學”風格,槍戰已不僅是一種敘事結構,而是傳神地表達 親情、友情、愛情的手段。他的《義膽群英》及《辣手神探》也無不體現著 這一點。之后,吳宇森踏足美國,已有《終極標靶》和《斷箭》二部作品問 世,雖然褒貶不一,但票房成功仍舊說明了吳宇森在動作片上的獨到之處。

  相比之下,林嶺東片中的暴力明星要少些,但作為城市暴力片的另一個 代表,他在弱化暴力的同時,卻強調了生活中暴力的氛圍,厚重而血腥,讓 人壓抑。他的“風云”系列影片──《監獄風云》、《龍虎風云》《學校風云》《攜手闖天涯》講述著犯人、臥底、老師、警察的生活,平 凡中充滿了親情和無奈,感人至深。這種風格在他的大制作《挑戰者》中也 有體現,而他營造暴力氛圍的手法在古裝片《新火燒紅蓮寺》中則可以說更 是發揮到了極致。

  城市暴力片的商業因素驅使香港影壇一大批平庸之作出現,空洞單調的 情節和數不盡的仇殺血腥令人厭惡。然而96年一部《沖鋒隊》讓人看完后重 拾酣暢淋漓的感覺。新銳導演陳木勝在這部節奏明快、構思新穎的片中不僅 注入了動作片的懸念和火爆,而且也深刻剖析了上下級、同事、兄弟間的關 系,令人耳目一新。雖然與吳、林二人片子相比,該片仍顯情節簡單、暴力 突出,但陳木勝卻為香港警匪片帶來了希望。


許鞍華──藝朮片的領頭人

  許鞍華是香港“新浪潮”導演中最具實力的代表之一。這位香港自開創 以來最杰出的女導演自79年首部《瘋劫》至如今拍攝中的《半生緣》,她的 每部作品都充滿了對生活的關注,讓觀眾體味著歡樂、痛苦、無奈,諸如 《客途秋恨》《今夜星光燦爛》及新作 《阿金》。而獲獎無數的《女人四十》 更是代表。這一點或許和她是個女性有關,而留英學習的經歷更使她作品中 透著濃郁的文學色彩。她改編了張愛玲的《傾城之戀》,并將她的另一部作 品《十八春》改成了《半生緣》

  另一位以拍藝朮片見長的導演是關錦鵬,確切地說他以拍女性電影為主。 早期拍成的《女人心》《地下情》雖然褒貶不一,但卻也有很好的口碑。 其后《人在紐約》的成功几乎令人應接不暇,同樣《胭脂扣》也連奪香港金 像獎,而《阮玲玉》一片為香港贏得了第一個國際榮譽──柏林最佳女主角 獎,關錦鵬也名聲大噪。與奪獎相比,關錦鵬更為可貴之處是在以男性為主 的香港社會中,他的片子卻以女性為中心,充滿了對女性的關懷,其細膩委 婉的表現手法常令人感動不已。他的作品還有改編自張愛玲的同名小說 《紅玫瑰與白玫瑰》

  香港導演嚴浩近來越來越為大陸觀眾所熟悉,他的《天國逆子》《太陽有耳》均是和大陸合作完成, 而二者分別在東京和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榮獲大獎。事實上這位“新浪潮”導 演早在84年便和大陸合作了轟動一時的影片《似水流年》,在經歷了拍攝 《茄喱啡》等三部人云亦云的商業影片后,嚴浩厚積薄發推出的《似》片被 譽為“84年香港最民族和最杰出的影片”,他也籍此形成了其朴實自然、深 沉厚重的寫實風格,他的《滾滾紅塵》及以上《天》、《太》片也都由此而 感人至深,發人深省。


鬼才導演

  香港影壇堪稱“鬼才”導演的只有三個人──徐克王晶王家衛,前 二者是香港的票房靈丹,后一位在香港獲獎無數。

  徐克也是香港“新浪潮”的代表,這位導演鐘意于“玩”及“花哨”并 因此而被人所指責。然而這位導演卻自出道以來屢創輝煌,他曾在吳宇森《英雄本色》け中擔任監制并編導了《英雄本色》こ,戰績不俗,他拍 攝《新龍門客棧》,開創了當代武俠電影的新模式,他創建領導的“電影工 作室”出色地完成了《新蜀山奇俠》《笑傲江湖》系列等諸多新武俠電影 的特技。翻新更是徐克的拿手絕技,《倩女幽魂》改自《聊齋》,《青蛇》 源出“白蛇傳”,《新上海灘》《新梁祝》更不用說,至于《黃飛鴻》系 列排算下來該屬百集以后了。離奇的情節和無數的噱頭往往是徐克受指責的 原因,盡管如此,你卻不能不為他的丰富想象力和影片的精細做工所嘆服, 更何況,還沒有几個人的影片能做到象他的那樣大受歡迎。

  和徐克相比,王晶商業得更徹底,他追隨著港片賣座的潮流,也永遠讓 賣座的潮流跟隨著他。他在“追女仔”戲風光之時拍了《精裝追女仔》系列, 之后他轉向賭桌發展,現代“千片”《賭神》《賭聖》、《至尊雙雄》票 房令人瞠目,他策划、編導了《逃學戰警》、《逃學威龍》等校園題材系列, 在翻新之風盛行時,他推出分別由成龍李連杰主演的 《新城市獵人》和 《新少林五祖》。王晶是個神話,他的獨具慧眼實在讓人贊嘆,95年港產最 賣座的十部影片,他的占了九部,在他的光怪陸離的電影世界里,任何人物、 語言、情節都為觀眾而設──都是能打動你的商業符號。

  沒有一位導演能象王家衛那樣具有吸引力,在不止一部的影片中動用 張曼玉張國榮梁朝偉梁家輝等六、七位超級明星同台演出。和王家衛 一起拍片,對演員來說是一種考驗、鍛煉和榮耀。王家衛的作品,從88年處 女作《旺角卡門》開始,到《阿飛正傳》《重慶森林》《東邪西毒》, 直至《墮落天使》等,總是獲著名目繁多的各種獎項。他穿梭在現代都市里, 解構青年人迷茫,困惑的心緒,表達著他們對精神和生存的追求,即使在 《東邪西毒》中,他體現的也仍是現代人似的孤獨和欲望的追逐。去感受年 輕,你便能感受王家衛。


香港女導演

  香港的演藝界以男性為主,女藝人雖推陳出新,但女性導演卻少而又少。 許鞍華無疑是女導演中最杰出的代表。“才女”張艾嘉雖集“編、導、演、 唱”于一體,然而台灣卻是她主要發展地,稱之為香港女導演代表未免牽強。 曾以《誘僧》一片而聞名的羅卓瑤,雖然獲得了許多批評, 但她的《秋月》《浮生》卻相繼在瑞士盧卡諾拿下大獎,為香港電影贏得了榮譽。 張婉婷 曾拍過《秋天的童話》,細膩委婉,新片《宋家三姐妹》薈萃三地演員,陣 容強大,我們將拭目以待。


演而優則導

  香港影壇明星輩出,卻很少能出得几個“演而優則導”的全能藝人。成龍 當屬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的影片中許多地方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從而制 造出緊張、激烈和機智、幽默的混合效果,他自導自演的《A計划け》、 《警察故事け》、 《醉拳げ》等便是他這種功夫諧趣影片的代表。功夫 影片中武朮指導的重要性,使得象成龍這種有功底的演員能在場外一展手腳。 象洪金寶元彪等演員便執導過 《敗家仔》《方世玉》等影片。

  爾東升雖也“演而導”,但他導演的影片卻比他演的要出色的多。爾東 升執著的在他僅有的五部作品中表現著自我,五種不同的故事情節、五個不 同地位的主人公洋溢著令人動容的清新,如果你看了《人民英雄》或 《新不了情》抑或《暴走戰士》(又名《烈火戰車》),你便深有體會。

  以上是香港影壇有代表性的一些導演,然而,商業因素的影響卻使大多 數導演很難達到個人風格的統一。如高志森在拍了多年的《合家歡》《鬼馬校園》、《偷情先生》等商業影片后,95年突然拍出令人叫絕的藝朮 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因此這種多元題材的并舉的局面很難讓人給香港 導演以很好的全貌。97香港的回歸無疑為我們詳細了解香港影壇及二地影視 文化交流提供了極大方便。我們期待在今后團聚的日子里,香港影壇能為我 們提供更精致的作品。


中文電影資料庫﹒作者保留所有版權
Copyright (C) 1996-98. All rights reserved for the author of Chinese Movie Database, and/or their respective ow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