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家卫的记忆(一)
右岸 2000.5.24.
不知从何日起,只觉得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深入,王家卫的电影得到越来越多年青人的
认同。每次放映他的影片,无论从前已放过几遍,阶梯教室总会座无虚席,王家卫这
个名字就有叫座力。算来从93年第一次看《旺角卡门》
至今,王家卫所有的作品我都已看过两遍以上,可以说看着王家卫的电影长大。如今
王家卫的电影、村上春树的小说、崔健的音乐已经成为某种代表青春的符号化的标记。
所以,会突然有一种回顾王家卫电影的冲动。
《旺角卡门》是我在录像带时代百看不厌的精品。(当然,那时除了香港枪战片外没
什么其它可看的。)王家卫在这部处女作中就很娴熟地讲述了一个非常典型化的江湖
故事,叙事流畅,情节紧凑,拍的非常的煽情。本片充分显示出了王家卫的商业天分,
王晶说王家卫可以拍出比他更商业的电影的确所言不虚。《旺角卡门》与后来任何一
部王家卫的电影都有极大的不同。但在一些细节上王家卫式的风格已初显端倪:如刘
德华雨中与前女友重逢、刘德华死前对张曼玉的一个闪回、杯子道具的运用、张曼玉
巴士站流连的徘徊等。
《旺角卡门》中王家卫很好地控制住了刘德华惯有的戏剧腔和做作,使刘德华的表演
显得真实、自然。结尾处刘德华中弹倒地后的抽痉打动过不少人。本片应是刘德华百
多部电影中的上佳之作,当年未能得奖,到真是可惜了。本片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重
塑了一个张曼玉。我一直认为张曼玉的表演应以《旺角卡门》为分水岭。《旺》片之
前的近乎于花瓶,基本没有太多的演技可言,而在《旺》片之后,我们看到了《客途
秋恨》《阮林玉》《阿飞正传》、《甜蜜蜜》,此时的张曼玉已是公认最优秀的女影
星了。
《阿飞正传》94年曾看过一次,当时对影片中的很多东西不能完全理解,只感动于那
种若即若离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今年四月再看时惊讶地发现自己真真切切地理解
了片中的每个人和每件事。正如王家卫所说:连续5部戏下来,发现自己一直在说的,
无非就是一种拒绝,害怕被拒绝,以及被拒绝之后的反应,在选择记忆与逃避之间的
反应------。片中旭仔被生母所拒绝,丽珍被旭仔所拒绝,阿超被丽珍所拒绝,每个
人都因被拒绝而再去拒绝别人。六零年代青年男女那无可救药的空虚,无可排遣的孤
独,无以名状的冷漠和虚无的时间观、命运的偶然性在本片中尽览无遗。最是喜欢片
末梁朝伟那个看似突然的一个长镜头,每个人都以为将要发生什么,然而全片就这么
结束了。我想王家卫是在隐喻像旭仔那样流落、无根的阿飞又何止一个!
实在佩服王家卫能不顾商业社会的游戏规则,义无反顾地在《阿飞正传》中完全颠覆
《旺角卡门》里的那种驾轻就熟的传统叙事方式和人物构建。摒弃戏剧化的冲突剧情
和因果循环的起承转合,从美术、摄影、剪辑进行全方位的积极探索。从而我们看到
了《重庆森林》中的慢镜头、手提机摇拍;《堕落天使》中的超广角镜头、运动拍摄;
《春光乍泄》中黑白彩色的交替相间。这也许是王家卫的电影今天仍能引起我们激动
与回应的原因。
看过四种《阿飞正传》的海报,最为喜欢的是港版和英版的。港版的海报里六位面无
表情的主角围坐在餐桌边,暗青的色调散发出一种无声的落寂的味道。而在英版海报
中,只剩下张国荣和张曼玉各据一边,头上就是那象征永恒的挂钟。正是这座挂钟,
见证旭仔和丽珍共同渡过的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三时之前的一分钟。
到了《重庆森林》,王家卫虽一改以往对边缘状态的描写,讲了两个丝丝相扣的爱情
喜剧小品。但主题仍是通过大量的画外音、独白和符号化的物品来表现都市人既孤独
自闭又渴望交流的情感。整部电影充满了一种对时间和细节的偏执,我看其实二二六
对于MAY,六六三对于空姐,与其说是一种爱,倒不如说是一种依托,一种惯性般的依
托。所以,当某日她们突然离去,两位警察顿时手足无措:金城武打电话去寻求慰济,
在一一遭到拒绝后,就退回到自己的世界中去买风梨罐头,靠跑步蒸发泪水;而梁朝
伟则直接毛巾、衣物作为自己倾吐的对象,因为这更安全,至少他们不会突然离去。
有趣的是王家卫安排了王菲这样一个闯入者的角色,让她闯入梁朝伟的私人空间,去
治疗梁朝伟的爱情创伤。所以,当王菲去了另一个加州时,梁朝伟的免疫力大大增强
了,他很快便拆了信并安心地等待王菲的归航。看来,王家卫对都市爱情还没有绝望。
是的,每天会和很多人擦身而过,你对他们一无所知,可是,有一天,他们会成为你
的知己或朋友吗?即使最接近时候的距离只有0.01公分。
《重庆森林》里洋溢着天真与青春,可用它来做试金石:当有一天你突然发现《重庆
森林》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感动你了,那么,可能你已长大,不再年青了!
|